在湾里管理局招贤镇霞麦村,有这样一位身世坎坷的老人,她的名字叫做欧佐倩。1919年1月1日,她出生于新建县望城镇欧家自然村,3岁的时候,被送给了湾里招贤镇霞麦村上房自然村王家做望郎媳。王家原本没有孩子,自她来之后,她的婆子不久就有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欧佐倩老人的丈夫。
她的婆子在生第二个小孩时不幸难产去世,于是她扛起了照顾“小丈夫”的重担,像姐姐带弟弟一样,把自己的丈夫从小带大。好在她婆家的生活条件比较富足,待她也视如己出,在她丈夫去上私塾的时候,也让她陪同着一起去上过几年学,这几年的读书经历使得欧佐倩略通文墨,积淀了一定的文化素养。
待到成年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完婚,并生育了三儿一女。丈夫去红星山上的私塾教书,但以教书的一点微薄收入难以养育四个子女,因此她不仅要照顾子女,还要种地干农活补贴家用。尽管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但在她的打理下,她与丈夫十分恩爱,相敬如宾,整个家庭过得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她的丈夫于1989年不幸去世,她并没有怨天尤人,意志消退,相反地,她对待生活总有着不服输的劲头,她十分自律,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四点多钟便起床出门锻炼身体,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帮助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她的子孙后代也被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现如今她们家四代同堂,几个子女都生活的相当不错,儿孙们很喜欢这个老人家,不管是嫁出去的女儿孙女,还是在外面工作的儿孙们都会经常回家来看望她。在外人眼里,她是一个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老人,喜欢牵线搭桥,看到谁家的儿子女儿大了,她都热衷于帮助别人撮合。
自从拆迁以后,她的生活条件比原先要好多了,政府还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她逢人便说:“现在的政策真是相当好,我活了将近100来岁,都从来没想过自己老了,国家还会给我发工资!”
2022年3月27日凌晨,这个百岁老人在睡眠中安详的去世,按照当地风俗来说,像这种多子多福的百岁老人,本应当大操大办,但由于疫情爆发,按照要求,红白喜事一律简办。上级领导上门做工作宣传政策,子女们尽管十分悲痛,但还是积极配合政策,按照送葬不超过十人的要求,只让直系亲属参加这个百岁老人的葬礼,简办丧礼,很多亲戚朋友自发的到小区门口送礼聊表心意,不参加吊唁。
为疫情防控让路,使移风易俗践行,欧佐倩老人的子女作为新时代文明市民通过自己的举措改变了多年流传下来的陋习,像他们这种厚养薄葬的孝行使得很多乡民的观念得到改观,乡风文明真正的吹进了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