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从“生态佳”迈向“生态+”江西让好山好水释放发展新动能(新华每日电讯 6月4日)

日期: 2024-06-05 15:39:09 文章点击数: 稿源:湾里党群工作部
天蓝:“生态门槛”守护绿色GDP

  走进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部,只见智能屏幕上实时显示全省11个设区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变化情况。通过精准分析调度,江西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大气污染现代化治理体系,确保常态化管控和应急应对有力有序。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副处长黄继辉表示,江西在抓好督察整改的过程中,注重指导和帮助地方统筹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2023年以来,全省持续开展工业企业“减排年”活动,协同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源头减排和末端整治,全省累计完成95个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额84亿元;各地排查整治水泥、焦化、有色冶炼等企业6000余家;新增193个减排项目,实现氮氧化物减排量7800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2200吨。
  与此同时,近年来,江西各地通过设定招商引资“生态门槛”,实行项目立项联审制度,对企业关心的排放指标、环评审批、项目选址等,加强前期介入指导,严控“两高”项目引入。
  谋发展,更谋持续发展;要增长,更要绿色增长。
  位于莲花县的江西胜龙牛业集团有限公司内,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博士团队正研究如何变废为宝,加大稻草秸秆收储开发利用。胜龙集团江西基地总经理李戈平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企业联合江西农大成立莲花县首个肉牛博士工作站,建成可年产25万吨全混合日粮的草料加工中心,通过青贮池堆积生物发酵,将秸秆粉碎加工成易于保存、营养价值高的肉牛饲料,实现了“全循环、零污染”的资源化有效利用。
  在江西南昌市湾里管理局,大山深处的乡镇依靠“卖凉风”,仅2023年就接待游客2022.12万人次,新增村民参与经营服务性岗位近千个、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超7000万元,村集体平均年增收超30%。
  发展新动能正是得益于“好空气”的溢出效能。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江西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连续6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3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96.8%,再创历史新高,同比改善幅度全国第一。全省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和PM2.5平均浓度两项指标稳居中部六省第一。(摘抄)
关闭本页|回到顶部 【字体: 打印页面